發布:2019-10-11 16:48:34 關注:18015次
廣東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20年博士后招收啟事
來源: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一、 醫院概況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1989年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興建,是一所省屬**大型綜合性**甲等醫院,現開放病床1816張,2018 年 6 月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成為全省首批重點建設單位之一。
二、 招收學科
汕頭大學醫學院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科研平臺包括分子心臟病實驗室、醫學分子影像實驗室、精準醫學研究所、藥物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醫學大數據平臺、遠程影像醫學平臺、臨床心電學研究平臺、護理學研究院等多個研究平臺。部分合作導師研究方向如下(注:導師名單以及其研究方向可能出現動態調整,具體請與人事科聯系確定):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博士后導師及合作方向
學科 | 合作教授/導師 | 研究方向 | 招收名額 |
于金明院士團隊 | 楊明 | 腫瘤分子遺傳學 | 1 |
邢力剛 | 分子影像引導精準放療;放射防護機制研究 | 1 | |
袁雙虎 | 精準放射治療 | 1 | |
趙磊 | 原發性與繼發性肝癌的轉移與復發研究 | 1 | |
周宏灝院士團隊 | 李清 | 卵巢癌鉑類藥物基因組學研究、脂肪肝/肝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 1 |
張偉 | 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 1 | |
譚學瑞、王興宇聯合課題組 | 建立完善生物樣本庫、干細胞庫、群體遺傳學 | 1 | |
地中海貧血基因治療課題組 | 開展地中海貧血的細胞與基因治療相關研究工作。 | 1 | |
內科學 內科學 | 譚學瑞 | 1、心血管內科臨床與基礎研究; 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與臨床流行病學方法學研究; 3、心腦血管病群體遺傳學、臨床心電學研究、遺傳性心律失常 | 2 |
王斌 | 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 心律失常的診斷與治療 | 1 | |
陳宋明 | 短qt綜合征分子機制研究 | 1 | |
舒周伍 | 心血管疾病的基礎與臨床 | 1 | |
李吉林 | 1、內皮細胞炎癥反應; 2、主動脈夾層疾病的臨床分析與主動脈內皮細胞的基礎研究 | 1 | |
張昕 |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 多能干細胞心肌、造血干細胞定向分化機理研究 | 2 | |
陳業群 | 心血管疾病研究 | 1 | |
彭炎強、陳業群 | 造影劑腎病防治 | 1 | |
陳永松 | 內分泌代謝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1 | |
鄞國書 | 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 | 1 | |
許文燦 |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臨床與基礎研究 | 1 | |
劉元生 | 1.血液腫瘤驅動基因與病程演進 2.溶瘤病毒靶向治療 | 1 | |
陶紅芳 | 血液腫瘤臨床應用或基礎研究 | 1 | |
林玲 | 1、 風濕病學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2、乳腺癌的微環境及血管生成 | 1 | |
荊緒斌、蔡先彬 | 消化病學 | 1 | |
周小輝 | 病毒性肝炎基礎與臨床 | 1 | |
肖穎秀 | 神經病學 | 1 | |
莊偉端 | 神經病學 | 1 | |
何文貞 | 腦血管病變,腦退行性病變(阿爾茨海默病等) | 1 | |
外科學 | 許益民 | 1. 腦膠質瘤的基礎臨床研究; 2. 基于多模態監測的神經重癥臨床研究; 3. 生物3d打印在神經外科的應用研究。 | 1 |
陳劍 | 1、腦出血后腦損害的病理機制研究; 2、三叉神經痛的發病機理研究; 3、腦膠質瘤腫瘤干細胞研究 | 1 | |
袁軍 | 腦腫瘤、腦血管病 | 1 | |
許宏武 | 腦血管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1 | |
陳偉強 | 顱腦創傷、腦血管病、神經免疫 | 1 | |
林明恩 | 膀胱癌演變和進展的分子機制 | 1 | |
莊明華 | 1.4d flow mri在人腦血管疾病超早期發現中的應用 2.神經外科導航系統術中漂移問題的解決方案 | 1 | |
胡軍 | 骨與軟骨退變機制及組織工程、骨科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及轉化、骨腫瘤、人工關節基礎與應用研究、多模態成像在骨與軟組織疾患中的應用 | 1 | |
章斐然 | 腫瘤基因學、胃腸道微生態、數字醫學 | 1 | |
王虎 | 骨肉瘤pitx1基因的突變鑒定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 1 | |
林少雄 | 頭頸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1 | |
孟勇 | 消化道腫瘤的侵襲和轉移,急性重癥胰腺炎 | 1 | |
林涵 | 嬰幼兒血管瘤的發病機制及治療;先天性膈疝; 小兒外科腹部外科及小兒泌尿外科疾病 | 1 | |
林豪雨 | 乳腺癌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 1 | |
婦產科學 生殖醫學 | 李志凌 | 精卵基礎與臨床研究; 精卵配子/胚胎/組織等生育力保存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2 |
兒科 | 林霓陽 | 新生兒腦損傷,新生兒感染病原研究 | 1 |
吳北燕 | 小兒血液腫瘤性疾病 | 1 |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馬樹華 | 藥物成癮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或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 神經影像學研究 | 1 |
診斷檢驗學 | 吳映娥 | 1. 結核菌感染與免疫; 2. 細胞外泌體研究 | 1 |
藥學 | 陳劍 | 藥物對腦血管舒縮影響的機制研究 | 1 |
鄭付春 | 心血管藥理/遺傳藥理/pk-pd | 1 |
三、 博士后申請條件
1、普通型博士后:原則上35周歲以下,取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進站后必須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師資型博士后:原則上35周歲以下,取得博士學位時間不超過3年,具有醫師資格證,符合科研業績要求(一作3分2篇/5分1篇/省課題2項/3分1篇+省課題1項)。
四、 博士后在站要求及出站要求
在站博士后必須全職、全程在站,不得“掛站脫崗”,人事檔案及工資關系必須轉入汕頭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各專業進站的師資型博士后的第一執業地點需注冊為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出站要求:完成與合作導師制訂的科研計劃,在站時間2-4年,激勵年薪與出站業績掛鉤。
五、 博士后福利待遇
1、 薪酬:基礎年薪(14-16萬元)+基礎績效約8萬元/年+租房補助1000-2000元/月+激勵年薪(按出站業績獎勵16-36萬元)。
2、 科研啟動經費:5-10萬元。
3、 職稱晉升走綠色通道,不受工作年限、資歷限制,達到評聘要求,優先評聘高級職稱。
4、科研獎勵:科研業績按醫院政策給予獎勵。
5、申請各項人才項目補助:廣東省“揚帆計劃”項目20萬元生活補貼,發放2年;汕頭市生活補貼1.2萬,發放2年;“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項目50萬元生活補貼等。
6、積極協調解決配偶就業問題及子女入學問題。
六、報名方式
本招聘啟事常年有效,有意報名者請將個人簡歷等有關材料發送至電子郵箱sddf2018@163.com,郵件主題注明:“姓名+專業+應聘博士后”。聯系方法:0754-88322377,聯系人:徐老師,余老師。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19年10月09日
文章來源:http://www.stuh.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3&id=3893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