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12-27 00:50:35 關注:9352次
一、醫院概況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于1989年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興建,是一所省屬公立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在2018-2022年“中國地級城市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中列第6位,2018年成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首批9家重點建設醫院之一。2020年獲國家衛生健康委“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單位”稱號。2021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級。2022年成為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醫學院首批9家重點建設醫院之一,也是粵東首家通過新標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等級復審的醫院。醫院現開放病床1616張,科室59個,全院職工2900余人,高級職稱550余人,碩博士750余人。
二、為進站博士后提供廣闊的科研及教學平臺
我院是全國首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住培)基地、國家級全科醫生臨床(粵東)培養基地、國家級普通外科專科醫師培訓(簡稱專培)基地;是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培養單位,是藥學與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我院為進站博士后提供豐富的科研資源與平臺,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設置了GMP實驗室、中心實驗區、干細胞實驗室、分子影像學及形態學實驗室、動物房、生活學習區等。還有精準醫學研究所、醫學大數據平臺、遠程影像醫學平臺、臨床心電學研究平臺、骨科醫學研究中心、運動醫學研究所、乳腺醫學研究中心、護理學研究院等平臺可供博士后選擇。
三、進站條件
1.普通型博士后的進站條件:原則上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時間不超過3年。
2.師資型博士后的進站條件:原則上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時間不超過3年;具有醫師資格證,且有科研業績要求(一作3分2篇或5分1篇或省課題2項或3分1篇+省課題1項)。
3.臨床型博士后進站條件:是指符合師資型博士后招收條件,且在博士后流動站內同時在醫院進行住培或專培的臨床醫學博士后(簡稱臨床型博士后)。原則上臨床型博士后以社會人身份招收為我院住培基地或專培基地學員。
四、薪酬待遇
1.基礎薪酬:基礎年薪14-16萬元+工作績效5.4-7.2萬元/年(臨床型博后規培期間不享受)+租房補助1.2-2.4萬元/年(臨床型博后規培期間不享受),合計20.6萬元/年起。
2.激勵年薪:A檔業績16萬元/年(發2年);A+B檔業績26萬元/年(發2年);A+A檔業績36萬元/年(發2年)。
3.科研啟動經費:15-20萬元。
4.達到職稱申報要求,且博士后中期考核合格者,可在站內參加我院衛生健康人才高級職稱自主評審。
5.申請各項博士后人才項目補助:“粵東粵西粵北博士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生活補貼20萬元/年(發2年);業績優秀者可另外申請其他人才項目。
6.業績優秀且出站后留院工作者,給予高聘待遇、科研經費疊加以及其他激勵措施。
五、業績核定標準
1.A檔業績(達到以下業績之一,且經認定屬于有效業績):
(1)以主持人身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項及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IF≥5的SCI論文1篇及以上。
(2)以主持人身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項及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IF≥3的SCI論文2篇及以上。
(3)以主持人身份獲得省部級科研基金立項1項及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IF≥8的SCI論文1篇及以上。
(4)以主持人身份獲得省部級科研基金立項1項及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IF≥5的SCI論文2篇及以上。
(5)以主持人身份獲得省部級科研基金立項1項及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JCR一區或二區期刊論文1篇及以上。
(6)其它經學院學術委員會認可的,并與上述條件相當的學術成果。
2.B檔業績(達到以下業績之一,且經認定屬于有效業績):
(1)以主持人身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項。
(2)以第一作者發表IF≥10的SCI論文1篇及以上。
(3)以第一作者發表IF≥5的SCI論文3篇及以上。
(4)以第一作者發表IF≥3的SCI論文4篇及以上。
(5)其他經學院學術委員會認可的,并與上述條件相當的學術成果。
六、報名方式
本招聘啟事常年有效,有意報名者請將個人簡歷等有關材料發送至電子郵箱fyrsk02@163.com,郵件主題注明:“姓名+專業+應聘博士后”。聯系方法:0754-88322377,聯系人:林老師
合作導師的研究方向以及招收名額附后,導師名單及其研究方向可能出現動態調整,有意進站士可與我們溝通后具體了解。
部門 |
合作導師姓名 |
研究方向 |
招收專業 |
招收名額 |
內科學 |
陳永松 |
內分泌代謝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醫學生物工程、數學 |
2 |
李衛平 |
醫學大數據與隊列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鄞國書 |
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許文燦 |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臨床與基礎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陳宋明 |
短QT綜合征分子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彭炎強、陳業群 |
造影劑腎病防治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蘇永忠、陳芾珩 |
血液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蘇永忠、陶紅芳 |
血液腫瘤臨床應用或基礎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 |
2 |
|
林玲 |
1、風濕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2、乳腺癌微環境與血管生成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醫學生物工程、數學 |
2 |
|
俞晶 |
1、炎癥性腸病;2、消化系統腫瘤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陳素鉆 |
消化道早癌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蔡先彬 |
1、腸道微生態相關疾病;2、非酒精性脂肪肝病;3、消化系統腫瘤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醫學生物工程 |
2 |
|
莊偉端 |
神經病學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何文貞 |
1、腦血管病變;2、腦退行性病變(阿爾茨海默病等)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醫學生物工程 |
2 |
|
劉興君 |
1、痛覺和癢覺分子機制;2、神經藥理;3、皮膚病的致癢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肖穎秀 |
神經病學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郭少維 |
干細胞和外泌體修復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陳理明、管軼、牛永東、王嘉 |
腫瘤溶瘤病毒治療和免疫治療 |
腫瘤學、藥學、免疫學、病理學 |
2 |
|
林菁 |
1、腫瘤免疫治療;2、胃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3、安寧療護服務在提高癌末患者生存質量的應用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 |
2 |
|
外科學 |
陳劍 |
1、腦出血后腦損害的病理機制研究;2、三叉神經痛的發病機理研究;3、腦膠質瘤腫瘤干細胞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學 |
2 |
許益民 |
1、腦膠質瘤的基礎臨床研究; 2、基于多模態監測的神經重癥臨床研究;3、生物3D打印在神經外科的應用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袁軍 |
腦腫瘤、腦血管病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許宏武 |
腦血管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影像學,計算機科學,生物信息學,數學 |
2 |
|
陳偉強 |
顱腦創傷、腦血管病、神經免疫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吳杰 |
神經退行性病和癲癇機制與治療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神經電生理 |
2 |
|
魏乃禮 |
功能神經外科、認知功能障礙、神經再生、類大腦器官、癲癇與意識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 |
2 |
|
林睿 |
腫瘤惡性進展和治療抵抗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 |
2 |
|
胡軍 |
1、骨與軟骨退變機制及組織工程;2、骨科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及轉化;3、骨腫瘤、人工關節基礎與應用研究;4、多模態成像在骨與軟組織疾患中的應用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工學(力學)、生物材料 |
2 |
|
王虎 |
骨肉瘤PITX1基因的突變鑒定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材料學 |
2 |
|
鐘志剛 |
關節外科、運動醫學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工學、生物材料 |
2 |
|
劉釗勇 |
惡性骨腫瘤(如骨肉瘤)或脊柱轉移瘤分子機制研究、脊柱退變的力學研究、小兒先天性骨畸形的病理機制 |
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 |
2 |
|
伍克州 |
1、組織低溫生物保存;2、關節軟骨再生組織工程;3、半月板組織工程與新型生物料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生物材料學、流體力學 |
2 |
|
陳斌 |
脊柱退變及骨質疏松相關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學、生物材料 |
2 |
|
章斐然 |
腫瘤基因學、胃腸道微生態、數字醫學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影像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李欣欣 |
1、胃腸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究; 2、肌減少癥與結直腸癌相關性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3、FMT與結直腸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陳廣燦 |
1、胃腸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2、腸道黏膜免疫研究;3、生物信息學分析及臨床數據庫挖掘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影像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曾永明、王懷明 |
1、腫瘤新輔助免疫治療臨床及基礎研究;2、結合納米技術協同免疫治療消化道腫瘤相關轉化性研究;3、生物信息學分析及臨床數據庫挖掘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 |
2 |
|
謝肖俊、趙博 |
1、細胞外基質源材料外科應用的基礎與臨床研究;2、消化道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3、腹股溝區的解剖研究 |
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材料學、生物化工、解剖學 |
2 |
|
林少雄 |
頭頸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林豪雨 |
1、 乳腺癌基礎與臨床研究; 2、新型抗腫瘤納米藥開發;3、光學分子影像應用研究 |
醫學、理學、工學、公共衛生、醫學生物工程學 |
2 |
|
梁元科 |
1、乳腺癌基礎與臨床研究;2、新型抗腫瘤納米藥物開發;3、光學分子影像應用研究 |
醫學、理學、工學、公共衛生、醫學生物工程學 |
2 |
|
謝澤鋒 |
食管癌臨床研究 |
心胸外科學 |
2 |
|
吳漢生 |
肺癌臨床研究 |
心胸外科學 |
2 |
|
林明恩 |
膀胱癌演變和進展的分子機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學、材料學 |
2 |
|
林涵 |
1、嬰幼兒血管瘤的發病機制及治療;2、先天性膈疝;3、小兒外科腹部外科及小兒泌尿外科疾病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鄭練 |
1、小兒外科臨床與基礎研究; 2、小兒外科數字醫學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黃文龍 |
1、異種胰島移植;2、移植免疫學 |
外科學 |
2 |
|
婦產科學/生殖醫學 |
李志凌 |
1、精卵基礎與臨床研究;2、精卵配子/胚胎/組織等生育力保存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 |
2 |
兒科學 |
林霓陽、劉春華 |
新生兒腦損傷,新生兒感染,新生兒重癥 |
臨床醫學 |
2 |
吳北燕 |
造血干細胞研究,血液重癥 |
臨床醫學 |
2 |
|
護理學 |
應文娟、諶永毅 |
安寧療護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中醫學 |
楊曉寰 |
1、中醫抗腫瘤機制研究;2、中醫治療脾胃病機制研究;3、中醫院現代化研究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 |
2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馬樹華 |
1、藥物成癮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或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2、神經影像學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陳紹琦、袁凱松 |
1、結締組織病超聲表現機制研究;2、超聲造影;3、微納米馬達的合成與應用;4、微納米材料及技術;5、分析化學/藥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藥學、化學、材料學 |
2 |
|
皮膚美容 |
路濤 |
皮膚衰老與炎癥、代謝 |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或生物醫學工程 |
2 |
紀影暢 |
整形美容技術、再生醫學、抗衰老相關方向 |
外科學、基礎醫學 |
2 |
|
診斷檢驗學 |
吳映娥 |
1、結核菌感染與免疫; 2、微塑料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材料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麥瑞琴 |
paget‘s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材料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病理學 |
洪良利 |
1、代謝、免疫與腫瘤的基礎及臨床研究;2、人工智能病理診斷平臺研發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化學、病理學 |
2 |
藥學 |
蔡德 |
“互聯網+”藥學服務模式探討、藥品綜合評價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陳劍 |
藥物對腦血管舒縮影響的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代謝調控與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團隊 |
盧璽峰 |
代謝調控基本規律與紊亂發生機制 |
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孫源 |
代謝調控與心血管疾病 |
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郭九標 |
代謝調控與免疫功能、病原微生物感染 |
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王茂林 |
多組學技術在代謝調控研究中的應用 |
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
2 |
|
臨床心電研究所 |
盧喜烈 |
1、心電圖流行病學研究; 2、心電圖大數據挖掘與應用; 3、心電圖人工智能診斷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朱金秀 |
1、嬰兒猝死綜合征研究; 2、心電圖智能化診斷技術研發;3、遠程心電診斷系統研發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 |
2 |
|
譚學瑞 |
1、遺傳性心律失常基礎與臨床研究;2、基于臨床心電學特征的隊列研究;3、心電圖新參數及診斷模型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數學 |
2 |
|
王斌 |
1、缺血性心臟病心電圖定位診斷研究;2、心電學基礎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陳業群 |
1、心臟電生理基礎與臨床研究;2、心電大數據人工智能疾病預測模型研究;3、房顫隊列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舒周伍 |
心律失常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余敏 |
寬QRS心動過速的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應文娟 |
新生兒心電圖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謝燕丹 |
臨床心電學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心臟工程研究所 |
陶涼 |
1、主動脈瓣二瓣化畸形不同臨床表型的遺傳特征;2、人工生物瓣膜衰敗速率差異的臨床研究和遺傳機制研究;3、主動脈瓣的流體力學特點與主動脈瓣修復的手術設計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方強 |
1、基于脈搏波的動態血壓的估算及其在卒中康復訓練過程中的監控作用的研究;2、新型微型心臟起搏器的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譚學瑞 |
1、猝死疾病譜的分子表型隊列研究;2、主動脈夾層多組學關聯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譚學瑞、陶涼、方強、張剛成 |
1、左心室輔助裝置的研發及轉化;2、埃森曼格綜合征右房減壓裝置的研發及轉化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王斌 |
1、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2、心律失常的診斷與治療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蘇晞 |
主動脈瓣纖維支架結構與主動脈瓣反流介入治療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張昕 |
1、造血干細胞分化機理與血液病;2、間充質干細胞基礎研究及臨床轉化;3、多能干細胞心肌定向分化機理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3 |
|
陳業群 |
1、高血壓相關疾病隊列研究; 2、主動脈夾層隊列研究; 3、妊娠高血壓疾病隊列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李智 |
1、心血管疾病基礎與臨床;2、代謝性心臟病;3、環境污染與心血管疾病關系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朱金秀 |
1、糖尿病心肌病多組學機制研究;2、心電學臨床智能化診斷系統研發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信息學 |
2 |
|
馬小靜 |
1、基于心臟超聲量化評估二尖瓣反流特點對二尖瓣反流的細化分型;2、心臟超聲在心肌質量評估中的應用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舒周伍 |
1、平滑肌細胞增殖的機制研究;2、主動脈夾層的發生機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余敏 |
1、血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2、晚期內皮祖細胞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張真路 |
1、心血管疾病血栓與出血的實驗室檢測與管理研究;2、心臟生物標志物評估與臨床;3、分子心臟病學臨床應用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張剛成 |
1、基于表觀遺傳學的肺動脈高壓發病機制及臨床應用研究;2、肺動脈高壓風險評估體系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劉鳴 |
主動脈瓣外科手術前后QRS時限變化與預后的關系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肖紅艷 |
1、心肌病形態功能表型的病因分析及臨床預后判斷;2、肥厚型心肌病室間隔射頻消融術后心肌瘢痕對心臟電活動的影響; 3、多模態復合影像在心肌病精準干預中的應用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謝燕丹 |
1、冠心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2、肺動脈高壓的基礎和臨床研究;3、心力衰竭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胡創加 |
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胡創加、陳業群 |
主動脈夾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王福生院士團隊 |
王福生 |
重大傳染病的免疫治療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施明 |
肝病免疫發病機制及生物治療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張紀元 |
重大傳染病的免疫致病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于金明院士團隊 |
楊明 |
腫瘤分子遺傳學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邢力剛 |
1、分子影像引導精準放療; 2、放射防護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袁雙虎 |
精準放射治療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趙磊 |
原發性與繼發性肝癌的轉移與復發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周宏灝院士團隊 |
劉亞利 |
藥物基因組/腸道微生物基因組在藥代動力學的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李清 |
1、卵巢癌鉑類藥物基因組學研究、脂肪肝;2、肝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
張偉 |
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 |
2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23年12月26日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