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某公司一則“招聘董事長助理”的信息引發關注。工作職責有陪同董事長10歲小孩學習、協助董事長處理日常簡單事務。任職標準要求為應屆畢業生或有1-2年的工作經驗;在專業學歷方面,要求數學、英語專業,且985/211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歷,優秀者可放寬至其它專業。月薪0.8-1萬元。(5月14日上游新聞)
在一個盛行符號互動的時代里,“董事長助理”會給人一種企業高管、成功人士、人生贏家等“慣性聯想”;然而,這則招聘信息里的“董事長助理”并非企業管理中的“助理”,而是私人生活上的“助理”;換言之,主要就是幫董事長完成輔導孩子學習、照顧孩子生活的私事的,只不過聽上去高大上而已。
明明是給“不差錢”的董事長招聘“家庭教師”,卻打著招聘“董事長助理”的旗號,這樣的公私混淆,很容易引發一些人“惡意的揣測”。有的網友認為,董事長處理家事,卻要公司掏錢,顯然不合理。哪怕就是民營企業,董事長辦私事花合伙人和其他股東的錢,不僅會損傷了他人的利益和權利、尊嚴,也彰顯了自身格局的狹小。
董事長很忙,找一個人幫她帶小孩、輔導孩子學習,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董事長將私事交給公司的人事部門辦理,希望人事部門發布招聘信息,費用自己來付;只不過,人事部門沒有考慮周全,將私事堂而皇之地變成公事,引發了外界的質疑。因為沒有將招聘工作做好,人事部門還遭遇了批評。如果不用公司名義不用“董事長助理”忽悠和炒作,只發布一則招募家庭教師的信息,就不會引發“七嘴八舌”。
一些人在經濟上取得成功之后,會格外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這位董事長希望為孩子找一個名校出身的家庭教師,并沒有原罪;在經濟市場化、人口流動化的當下,供求雙方完全可以實現互利共贏。面對有錢人每個月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聘請家庭教師,我們沒有必要嫉妒羨慕恨。
一次很平常的招聘,卻因為企業人事部門的“不夠細致”,引發“一地雞毛”。可見,公私要分明。如果是董事長“自費”招聘照顧孩子的生活助理,完全可以自行發布信息。現如今,網絡平臺等各類渠道也非常完善。為了圖省時省力,利用公司的人事部門發布信息,不但容易造成誤會,弄不好還會像現在這樣,引發更廣泛的輿情波瀾,實在不妥。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