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1-06-17 06:08:11 關注:50601次
一、醫院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康復、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國家**甲等綜合性醫大附屬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認定的**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重慶市規劃的區域性醫療中心,重慶市醫療急救中心永川分中心,醫??缡‘惖鼐歪t聯網即時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是國家衛生健康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中國胸痛中心、國家高級卒中中心、中國房顫中心、重慶市護士規范化培訓基地、重慶市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重慶市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技能考核基地。2018年成功創建成為重慶市智慧醫院,2020年成為互聯網醫院。醫療服務輻射永川、榮昌、璧山、大足、江津、銅梁、合川、川東南、黔西北等約1000萬人口。
醫院分為本部和新區分院兩部分。其中本部占地96畝,包括教學部和醫療部,醫療用房11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480張。新區分院占地174畝,正在建設中,其中醫療用房約16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200張,教學用房6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000-3000名學生。
醫院設有47個臨床醫技科室,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全科醫學科)、省部級醫學重點學科1個(全科醫學科)、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腦血管病研究實驗室)、省部級臨床重點???個(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兒科、呼吸內科、腫瘤內科),省部級特色???個(骨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院全面開展院內學科建設,臨床重點建設???0個(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等)、特色醫療專科15個(燒傷、消化、核醫學等)。
我院為重慶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臨床醫學三系,已獲批全科醫學院以及護理學院永川分院。學院目前已構建起院校醫學教育(含本科、碩士、博士)、畢業后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的完整醫學教育體系,并且是國家博士后流動站與重慶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500余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0余人,博士31人、碩士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6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90人。
二、招錄類別及待遇
博士后類別及條件
我院博士后分為全職博士后(師資博士后、一般全職博士后)和在職博士后。全職博士后是指檔案和人事關系轉入我院且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分為師資博士后和一般全職博士后。其中師資博士后是指以師資補充、培養為目標,通過我院人才引進考核、新進師資公開招聘程序遴選納入師資隊伍管理,達到出站條件后按相應程序進入**博士后工作站編制的博士后研究員。在職博士后是指進入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在職人員。(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具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和較大的科研發展潛力;(二)年齡在 35 歲以下(含 35歲),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得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 3 年,身體健康;(三)定向委培、在職人員以及現役軍人身份的進站人員需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不得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博士后待遇
(一)師資博士后:具有扎實的科研基礎,具有較大的科研發展潛力,已有高水平科研成果且出站后有意愿留我院工作者為師資博士后。生活資助 35 萬/年(稅前);
(二)一般全職博士后:年齡35周歲以內,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 3 年。生活資助 30 萬/年(稅前);
(三)在職博士后:年齡35周歲以內,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 3 年。按我院現擔任崗位待遇執行,同時給予人才津貼 2000 元/月。
科研啟動金及獎勵
師資博士后、一般全職博士后、在職博士后均可享受科研啟動經費 10 萬元/人;在站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可按照《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文件精神執行,其他符合《重慶醫科大學高水平科學技術與教育教學項目及成果獎勵辦法(試行)》(重醫大文〔2018〕512號)的科研成果,按該辦法執行。
其他待遇
(一)全職博士后按照我院在編同級同類人員標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二)博士后在站期間可參照我院相關規定申報專業技術職務;
(三)對于達到出站要求出站留院的博士后,納入醫院人才政策支持計劃,在職稱、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方面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考慮。
三、申請流程
一、申請者向467233945@qq.com提交個人材料,郵件標題請務必注明“姓名+專業+博士后應聘”,內容包含:
二、個人簡歷,包括基本情況、教育工作經歷、科研經歷、科研成果等;
三、博士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學信網查詢的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四、博士期間發表的sci論文全文或其他科研成果。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龍老師
電話:023-85381611
地址:重慶市永川區萱花路439號
郵編:402160
五、導師簡介
謝鵬,男,1958年3月出生,973首席科學家,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第三、四屆會長,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重慶英才**科學家,全球神經科學高被引學者,衛生部突貢**,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心理與情感障礙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常務理事?,F任國家衛健委功能性腦疾病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學科(神經病學)帶頭人。主持1項97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專項1項;863項目1項;中國醫學科學院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作重點項目及其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以通訊作者在nejm,lancet等雜志上發表sci論文315篇,單篇**高影響因子74分,累計影響因子1355分,sci他引總次數6669余次,單篇**高他引560次,altmetric評分單篇**高1547分,被f1000收錄3篇。成果被寫入中國醫學科學院2016年度《中國醫學科技發展報告》,中國科學院2019年度《科學發展報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國第五屆吳階平醫學研究獎1項,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被評為第二屆“國家名醫”(2018)和“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授權發明專利7項,**科技成果轉化1000萬元。研究成果改寫美國fda用藥指導規范,成果被寫入中國醫學科學院2016年度《中國醫學科技發展報告》、中國科學院2019《科學發展報告》和7項**權威指南。
涂小林,男,1967年生,骨發育與再生研究平臺主任、二級教授、博導。美國印地安納大學醫學院永久兼職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評審**、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有突出貢獻中青年**;重慶市首席**工作室領銜**、骨科學術技術帶頭人、百人計劃特聘**、干細胞臨床研究及產業發展專委會委員;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二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重慶市渝中區首批“渝中英才”。2014年全職從美國引進回國,組建骨發育與再生科研團隊,主持國自然重點和面上項目研究。致力于了解成骨細胞發育分化機理,開發骨的合成代謝藥物,以及開展3d打印修復骨缺損和病變組織,攻克再生醫學難題,提出骨細胞是靶向細胞、介導激素和機械力刺激控制成骨/破骨細胞分化假說。研究成果入選美國骨科年會杰出研究報告。研究課題涉及骨細胞wnt-notch信號調控骨形成細胞和分子機制,以及促骨生產新藥基礎研究。
劉北忠,男,中共黨員,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與博士后導師,重慶醫科大學**教師與**研究生導師,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評審**。主要開展白血病診療靶點的篩選與研究工作,并從事臨床生物化學、分子診斷學、檢驗與臨床的教學工作。作為負責人主持并完成了國家86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慶市科委、重慶市教委等科研與教改課題20余項,并作為主研參與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重慶市科委與重慶市教委等科研與教改課題18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0篇,其中sci論文40余篇;作為副主編與編委,撰寫并正式出版了全國規劃教材與學術專著13部,全國規劃cai課件3部;獲國家、省部等各級教學成果獎與科技成果獎20余項;已公開或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
周維英,女,1978年0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英才·創新領軍人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中美(nsdc-nih)合作項目評審**,原第三軍醫大學藥理學教研室副主任,美國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beckman research institute訪問學者(2011.04-2014.03),現任藥物代謝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抗腫瘤藥理學/抗感染免疫藥理學,先后主持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省部級等各類課題10項;發表sci論文36篇,**作者單篇**高影響因子23.523,文章被評為cancer cell年度**受關注論著之一,權威雜志nat rev cancer 和 nat rev genet給予正面評述,先后被nature、science、cell、 jci、 pnas 等權威刊物引用,截止2021年2月,單篇**高累計他引864次,近五年論文累計他引2297次。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請3項;參編專著2部。擔任重慶市藥理學會理事、中國藥理學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教學與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及多個雜志審稿人。
文章來源:http://www.cqwsrc.com/website/zxgg/rdqp/html-1742/19336.html
【1】凡本網注明"來源:江南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江南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江南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